简体 | 繁體
 
从父辈的嘎斯车说起
2021年09月01日 15:09 访问次数:

嘎斯车,原产苏联,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,嘎斯汽车成为建国初期我们国家的主要运输工具。无论是矿山工地,还是军队地方,到处可见它的身影,本文就从一辆嘎斯车说起。

对于父亲说,能够驾驶汽车驰骋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上,是他做梦都没想到的。父亲是六零年参军入伍的,在那个饥饿的年代,能够进入部队是何等荣耀的事!于是父亲成了一名光荣的汽车兵,在西北核试验基地,他驾驶嘎斯汽车,运输氢弹试验的器材,往返于荒漠与基地之间,至到氢弹成功爆炸,他才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;当时的祖国西北,美帝国主义借助技术优势,经常利用高空侦查“U2”飞机,飞入我国上空进行侦查骚扰。父亲所在的连队是导弹部队,为了保证导弹秘密性,父亲他们开着嘎斯载重汽车,来来往往运输着导弹系统,寻找有利地形,一举击落“U2”飞机一架,获得中央军委的嘉奖。这些,只是退休多年后他偶尔闲聊时提起,在今天的我看来,真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。

上世纪70年代,父亲转业新疆地质队,辗转回到河南,一直陪伴他的是嘎斯车。在当时,国家百废待兴,生产力落后。汽车,自然成了一个稀罕物。父亲爱惜车,更懂车。出车前,总是早早地加好油,把车子擦洗得干干净净。冬天,寒风凛冽,发车前,为了引擎不被拉伤,他脱掉大衣,抡圆胳膊,呼哧呼哧,用摇把把曲轴转个十来圈,预热发动机;夏天,烈日炎炎,爬大山前,他总是把车停下来,让发动机喘口气,到沟渠河涧打来清水,先让水箱喝个畅快。

随着国内经济发展,父亲驾驶的车辆换了一批又一批,嘎斯、北京212、罗马吉普、解放、东风的转换,见证着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。不变的是他爱车懂车,为国家作贡献的初心不改。每一个螺丝、每一条线路,每一条连接杆,蒙上眼,用手一摸,他也能叫上零部件的名字。汽车,像是他的伙伴,更像是战友,一次次陪他完成各种出车任务。

我是乘坐父亲的车到工地报道的。依旧记得,车一到分队大院,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。大家围过来,拍拍绿绿的车头,摸摸亮闪闪的车灯,快乐在人群中流淌;听听父亲讲讲路上的见闻,大家觉得世界还是很奇妙,几百里的路怎么有这么多风景。车子今天到哪儿了,连七八岁的小孩子都知道;在文化生活单调的野外,汽车承载着联系外界,运输设备人员,解决粮草,甚至挽救生命的使命。电影放映队是父亲的汽车带到分队部的,小姑娘的红头绳花手绢是从城里捎回来的,伙房的大米白面猪肉粉条是他从队部运回的。还有,山凹里高耸的钻塔、轰鸣的柴油机,也是他一次一次,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一趟又一趟运过去。碰上紧急情况,他又成了救命车,有一次,一位病号傍晚忽然病情加重,昏迷不醒,而几十里的山路弯弯,抬着去卫生所人手不够,正在焦急中,父亲刚运完钻探设备回驻地,听说这事,顾不上喝水,马上启动冒着热气的引擎……那时的车,仿佛是大家的“宝”。

其实,作为一名汽车驾驶员是风雨兼程的。桐柏县朱庄乡围山,作为上世界六七十年代豫南重要的矿区勘查驻地,延续了两代地质人,接力完成了全国最大的露天金矿——“桐柏银洞坡金矿”勘探找矿任务。遥想当年,几十台钻机在群山的怀抱轰鸣,数十辆解放卡车往来穿梭运送物资。山无路,人难行,钻探队员硬是靠着镐头和铁锹修成一条条勘查钻探之路;车辚辚,路泥泞,车马钻机竟征程。汽车在三四十度陡峻的山坡上,冒着黑烟,走着“之”字没,运输着生产设备与地质人的希望。牺牲了节假日,告别黑夜迎来黎明,没有人喊苦,没有人喊累。地质人朴实无华、无怨无悔的付出,换来的是河南矿产资源开发利用,城市钢筋水泥铸造的繁华与梦想。80万公里安全行车,40年风雨路途,父亲驾驶着汽车,书写着河南第一代地质人有关忠诚的故事。“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,以艰苦奋斗为荣,以找矿立功为荣”,就是他们那代地质人的信仰和追求,就像一面旗帜,迎着山风猎猎作响。

儿时耳濡目染的“三光荣四特别”精神,使我成为地质队伍的一员。历经钻探、凿井、基桩、环境修复等行业。因为年轻时见过父辈吃的苦,作的难,便学会了他们的坚韧乐观精神。长期野外的工作,与山林为伴,与蛇鼠为群;耐得住寂寞,扛得了风雨;更成了我们新一代地质人的基本功。记得2015年我带队到温州泰顺县农村地质灾害调查,长达半年的野外调查,时逢盛夏,调查区的山林处处充满了危险。山势陡峭,岩石松动,一不留神可能踩空摔下悬崖;没过小腿的草丛里随时可能游走着毒蛇,一旦被咬顷刻间就能丧命。蚊虫肆虐,穿着长袖长裤汗如雨下,却也挡不住每天被叮出几十个包……这些困难还可克服,大部分队员还要经历着家人最需要的时候,远赴他乡,孩子生病,老人需要照顾,孩子升学,甚至生离死别。看一篇地质队员的日记吧, “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实施设计,满是豪情,这是振兴国家经济的宏图伟业。但,在妻儿面前,总还是有离家的愧疚,还有现实与柴米之间的距离。纵然,关心爱恋,无奈总是聚少离多。”“在地质人心中,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名词,可以在月光下、钻机旁、山路边,变成温暖柔软的情怀,可以让男儿千头万绪,无限依恋,无限愧疚;却又无限挂牵。”多少默默挂断电话后的一声叹息里饱含的歉意,总会化作野外调查的汗水和勇气,化解一处又一处地质谜团,书写一份又一份地质报告,点亮一盏又一盏防灾减灾的明灯。在五勘院,这样的队员有很多很多,这样的事迹不胜累举。就是这样平凡的地质人,再次把红旗插在寻求民族复兴的高地。

今天写下这段文字,想想上代地质人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叫日月换新天”的豪迈与热情,看看今天我们这代地质人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责任担当。回顾历史,使我们明白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;想想明天,更能体会到地质人的光荣与梦想。现在的中国,进入一个好的时代,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年代,是一个不断创造美好生活、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年代;是一个全体人民奋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年代;更是一个走进世界舞台中央,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年代。正如习总书记所言,“今天,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、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。”

嘎斯车已驶入历史,民族复兴之路还在征程。接过父辈忠诚的旗帜,让它在猎猎山风中招展,带领新一代地质人去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吧!(生态修复中心  王邦贤)

河南省第五地质勘查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©2021-2022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56号 电话:0371-86235588 传真:0371-86235577
网站备案号: 豫ICP备12020714号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4/04/28 10:36: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