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体 | 繁體
 
铭记党恩 永跟党走
2021年09月01日 15:15 访问次数:

我于八十年代初出生在豫东平原一个地处三县交界的普通乡村。家乡无矿、无山、无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。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地平整、一马平川;种的最多的农作物就是小麦和玉米,其他再无特色。因为太过普通,多少年来,我竟一直想不出村里有什么方面值得说一说?想来想去只有一点,村里的父老乡亲很勤劳!

记得很小的时候,我们村便依靠利用粘土烧制、运输、贩卖砖瓦而富甲周边。砖瓦从加工到最终贩卖都属于重体力活,很辛苦,但因此而获得了高于周边村民的收入,乡亲们的幸福感都很高。当时有一个情况,村里的小伙子找对象都比较吃香!好景不长,三五年后,本以为取之不尽的粘土出现了问题:因属于无序采挖,表层有机土壤被取走,下面的“生土”根本种不了庄稼。加上平原地形被打破,每到雨季,到处积水,庄稼基本绝收。

村里痛定思痛,果断决定停止粘土烧制砖瓦生意,并在村支部的带领下,利用低洼地带种植莲藕,收入竟然也颇丰。在那个年代,经济作物的种植最需考虑的就是运输和外销,因老家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,交通条件并不理想,无法做到新鲜莲菜的及时外运,这也就造成种植规模一直不敢扩大。无奈之下 ,很多乡亲便走上了南下“打工”的道路。勤劳人到哪都不吃亏!村里第一批外出“打工”的那些人,没几年也挣了不少钱,其中一些人,已经开始考虑把自家的砖瓦房翻盖为二层的“小洋楼”了。而这个时期的我,刚从学校毕业,已经加入地质队的大家庭!

少年时期的我,对党的认识还很肤浅和局限,最大的印象就是爷爷、外公都是我们村为数不多的党员之一,也是村里入党最早的几个人。参加工作后,在单位的教育和培养下,2001年我第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20068月正式加入了党组织。随着接触面的不断扩展,加上单位的培养教育、各种渠道的自学等,对党也逐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。

自递交入党申请书之日起,我便经常在思考,是什么,使我们党从一个建党之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的小党,在逐渐发展中,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的胜利,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,使中国人民从站起来、富起来,到强起来!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着九千多万名党员、一个已执政七十余年,并将继续长期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!是什么,使一批又一批的仁人志士,抛头颅、洒热血,为革命胜利流尽了最后一滴血!李大钊、陈延年、罗亦农、方志敏、吴焕先、杨靖宇、赵一曼,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白、举办刑场婚礼的周文雍、陈铁军夫妇……等。革命先烈的事迹每每想来仍让人潸然泪下,他们的信念是何其坚定、意志是何其坚强,但生命却是如此的年轻!很多先烈牺牲时年仅三十来岁,正是意气丰发、大有作为的的青春年华!是什么,让他们放弃了自身安逸的生活而投身到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中?是什么,让他们毅然选择了慷慨赴死、从容就义?

现在想来,最根本的一条还是为了国家和人民!因为他们对国家和人民有着深沉的爱,始终怀揣着一个国家富强民主、人民幸福安康的伟大梦想!从而毅然以牺牲小我、成就大我的革命精神,为共和国的建立献出了自己富贵的生命!

在新中国成立后、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,把生命交给党、为了国家和人民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仍是层出不穷。哪里有困难,哪里就是共产党员的阵地!哪里要攻坚,哪里就高高飘扬着党的旗帜!正是在党的带领下,新中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,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发展奇迹!而我们之所以能取得抗击新冠疫情的伟大胜利,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千秋伟业,也正是因为有党和她千千万万个好的儿女!

参加工作后,回老家的机会也就少了很多。但每次回去,总能看到家乡一些新的变化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,家乡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。从2006年家乡开通第一条高速到现在,高速路网已是纵横交错;2019年开工扩建的沙颍河周口港,现已成为河南最大的内河港口;2019年开通的郑合杭高铁,更是极大方便了家乡人民的出行。而在我们村,近年发生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。二层或三导小楼次第排列,水泥路通到家门口,用上了自来水、天然气,村里设置了垃圾集中清运点,旱厕改造基本完成,新农合医保基本做到了全面覆盖,部分乡亲搞起了生态种养植等。每次回家,村里人的笑容都是那么的亲切和自然。除春节外,村里人不是很多,大家都在全国各地为了自己的幸福而努力奋斗着。

我做为一个从农村走向城市工作的改革开放同龄人,目睹着国家及我们家乡的变化,思绪最多的还是感恩。感恩于我们的党,感恩于国家,感恩于每一个为之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员。

最后,让我们再重温一下方志敏烈士在《可爱的中国》中对伟大祖国母亲的深情愿景:朋友,我相信,到那时,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,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。欢歌将代替了悲叹,笑脸将代替了哭脸,富裕将代替了贫穷,康健将代替了疾苦,智慧将代替了愚昧,友爱将代替了仇杀,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,明媚的花园,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!这时,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。

现在,我们可以告慰先烈的是:今日之中国,如您所愿!(财务科 张玉涛)

河南省第五地质勘查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©2021-2022
地址:河南省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莲花街56号 电话:0371-86235588 传真:0371-86235577
网站备案号: 豫ICP备12020714号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4/04/28 10:36:44